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
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
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
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
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湖上。明代。高攀龙。 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忆王孙 新秋即事。清代。方彦珍。 疏帘花影月光笼。暑退凉生诗思浓。忽讶鏦铮响远空。戛梧桐。一半砧声一半风。
拾穗同祖光之一。。聂绀弩。 不用镰锄铲镬锹,无须掘割捆抬挑。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俯仰雍容君逸少,屈伸艰拙仆曹交。才因拾得抬身起,忽见身边又一条。
横浦十咏 其八 东坡祠。宋代。刘黻。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瑶华 感事作。。问云。 东风锦幕,彩仗轮辉,报新翻传帖。披红石兽,长荫里、顿染唐花香馥。熏弦拨断,做愁听、谁哀空劫。待扫尘、深巷迷烟,冷落余霞霜发。煌煌火树连星,斗朱槛瑶宫,遍试衢陌。萤灯忆雪,开夜户、不奈寒虫鸣壁。总归暮槿,瞬眼过、虚华重歇。更几番、饮罢摛毫,坐起书生肠绝。
相书语(张璟藏论妇人相引此)。两汉。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