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唐代。岑参。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友人之官。明代。王汝玉。 春山春树绿,相送去何之。拜命辞朝日,分符出守时。花连渚宫暗,潮溯楚江迟。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设施。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宋代。林亦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妙语胜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见意,不作酒肴看。
宁皇御舟。宋代。黄洪。 龙舟大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赤壁。清代。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 其一。。弘历。 北至晷渐转,南亩雨亦足。代谢无停息,寒暑有起伏。将冷暄必然,欲凉炎更毒。于焉识橐籥,用以谨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