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唐代。李白。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南楼的夜色多清爽,风流人士都聚集到了武昌。
宋中丞大人就像古时的庾亮公一样喜爱赏秋月,乘着高兴坐在胡床上。
玉笛声声,宛如流水清婵;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缓缓下降。
我兴犹未了,真怀念庾亮的潇洒,让我们干杯吧,把酒喝光!
①《元和郡县志》:鄂州江夏郡有武昌县,西至州一百七十里。
②《世说》: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履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按《世说》、《晋书》载庾亮南楼事,皆不言秋月,而太白数用之,岂古本“秋夜”乃“秋月”之讹,抑有他传是据欤!
宋中丞名为宋若思,是李白的恩人,是他为李白主持公道,从九江监狱释放了李白。他是李白的好朋友宋之悌的儿子,李白曾经在宋之悌贬官到岭南时候,送他一首诗:“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诗中李白表达了对宋之悌的深厚友情。因此宋若思也相当敬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宋代。苏颂。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王逸塘五十生日。清代。郑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世途无万全,欲取宜有弃。以我之下驷,当彼之上驷。一败而两胜,老算得深味。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孙武诚难追,孰能比田忌?
玉楼春。。汪东。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宋代。苏辙。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明代。顾璘。 铜章叨拜庶官中,先达从君见古风。乡谊每劳开阁待,民情长许置邮通。才疏谬得淮阳召,身在应怀鲍叔功。已幸枳栖能脱迹,唯於离索叹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