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

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朗读

穷年厌喧嚣,今晨惬游衍。岂伊清旷怀,直为朋知展。

指涂阳已升,入谷光未显。涉流既百折,寻山亦千转。

停策树频倚,攀林芳屡搴。路夷始出幽,山暝复凌缅。

佛庐既栖薄,僧榻聊息偃。地僻心自怡,俗远虑乃遣。

明发有佳趣,胜处将历践。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朗读
()

猜你喜欢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
陈㷆

何年搆此山之东,百杯相对山花红。桐山居士老解饮,何当置我新楼中。

()

澎湃白艾溪,源恐从天落。

滩石剑戟列,喷怒波势恶。

()

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

()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

()

趯趯来何处,爰爰上玉堂。不因丹灶跃,那睹雪毛香。

昼日行疑月,炎天卧有霜。异时归捣药,莫碍广寒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