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
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
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
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
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
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蒪江上来。
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
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
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宋代。晁补之。 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蒪江上来。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纪事 其七。清代。黄遵宪。 四年一公举,今日真及期。两党党魁名,先刻党人碑。人人手一纸,某官某何谁。破晓车马声,万蹄纷奔驰。环人各带刀,故示官威仪。实则防民口,豫备国安危。路旁局外人,各各捩眼窥。三五立街头,徐徐撚颔髭。大邦数十筹,胜负终难知。赤轮日可中,已诧邮递迟。俄顷一报来,急喘竹筒吹。未几复一报,闻锣惊复疑。抑扬到九天,啼笑奔千儿。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轰轰祝炮声,雷乡云下垂。巍巍九层楼,高悬总统旗。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涛,慨然有作。清代。易顺鼎。 皓魄西生易没,长江东去难还。多少精灵来更往,总在寒云断苇边。一灯红不然。两岸沙明似昼,中流浪涌如山。谁把鱼龙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华都怕看。
瓶花 其二。清代。朱景英。 攲斜态亦自然佳,晕脸初匀镜槛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骓谁踏洛阳街。
雪后书怀。明代。皇甫汸。 西风吹雪满柴闾,坐对寒云意泊如。自笑曾为穿履客,长安愁说待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