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一作孟浩然诗】
失题。唐代。王昌龄。 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一作孟浩然诗】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陈师道。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布德刑开网,和戎戢武威。要知怀惠处,行路涕交挥。
鹊桥仙 七夕寄外。清代。张玉珍。 纤云弄巧,玉钩低挂,又值双星良会。鹊回露冷夜何其,述不尽、离愁无寐。人间别后,梦沉书远,隔断万重烟水。遥怜客馆对孤尊,也定忆、秋来憔悴。
三友图。宋代。吴柔胜。 髯龙嘶风山石裂,玉人影断横斜月。一声翠羽琅玕东,罗浮梦断微茫中。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一。明代。庄昶。 一瓢蔬食非难受,万里毛锥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头命未与仇谋。小将一杖扶岐路,何许孤槎访斗牛。奈可逝波频洗眼,等閒不漫过桥头。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十三。宋代。包恢。 往来欲休息,亦可乐自然。上观云飞鸟,下看鱼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