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秋高。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
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镇无憀。近窗听得,拖过烟霄。
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
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
新雁过妆楼·本意。清代。黄之隽。 夜静秋高。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镇无憀。近窗听得,拖过烟霄。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 ...
黄之隽。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
赠程洁庵五首 其三。元代。李道纯。 庵儿洁净元无物,只个琼蟾养在中。功备炼成三五一,光辉南北与西东。
题吴子和山水。明代。张以宁。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东行口占 其三。清代。陈梦雷。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宋代。杨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纫芳兰。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吴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盘。囊纱萦臂玉,恍记汝南山。黄鹄招不来,仙子何时还。